抑郁/阿爾茲海默癥/帕金森

一、技術簡介:

抑郁癥,阿爾茲海默癥癥和帕金森被稱為三大主要精神類疾病,目前研究此類疾病模型主要方法是建立相關的動物模型,并進行相關行為學的實驗分析。

本公司經過多年摸索,成功復制動物模型,并具備常規的行為學分析系統,可很好的開展相關實驗。


二、實驗流程:

A.抑郁癥造模及行為學檢測

1.抑郁造模方法:1)糖皮質激素誘導抑郁;2)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 (CUMS)抑郁模型;3)慢性束縛應激(CRS)抑郁模型 

2.抑郁行為學檢測方法:1)曠場實驗;2)強迫游泳實驗;3)糖水偏好實驗;4)懸尾實驗

B.帕金森造模及行為學檢測

造模方法:神經毒素:6-OHDA ,MPTP

帕金森疾病動物模型評價方法:帕金森動物模型會出現震顫麻痹、肌肉僵直等外在行為學上的癥狀,結合腦組織病理學指標。

a. 行為學實驗:游泳試驗,懸掛試驗,爬桿實驗

b. 病理學指標:腦組織形態學(HE染色),紋狀體及黑質內的神經元數量

c. 生化指標:紋狀體內多巴胺定量檢測,抗氧化酶活力檢測

C. 阿爾茲海默癥造模及行為學檢測

模型簡介:阿爾茲海默癥(AD)屬于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,除了散發型AD(sAD)外,已知APP、PSEN1和PSEN2等基因的突變會引發家族型AD(fAD)。AD的主要病理特點是細胞內由過度磷酸化的Tau蛋白異常聚集引起的神經原纖維纏結的形成和Aβ(白-amyloid peptides)多肽為核心的老年斑在前腦基底、大腦皮層和海馬體中的沉積。

造模方法:SD大鼠(250-300g)均采用1%戊巴比妥鈉40μg/g腹腔內注射麻醉,麻醉后繼而固定于腦立體定位儀上。按照大鼠腦立體定位圖譜,以前囟為零起點,前囟后3.5 mm處為穿刺點,中線右側旁開2mm,而后牙科鉆鉆開顱骨,采用微量注射器自腦表面垂直進針3mm,即:(AP= -3.5 mm, ML=2.0 mm, DV=3.0 mm),雙側海馬CA1區緩慢勻速注射Aβ1-40各10 μg (1 μL),留針5 min,退針后縫合傷口。一周后進行水迷宮行為學檢測。

行為學檢測:所有組別,于給藥后21d,進行Morris水迷宮試驗,試驗分為定位航行實驗和空間探索實驗。

1. 定位航行實驗:大鼠連續接受5天的訓練,每天4次,每次時間間隔30min,記錄下大鼠從4個入水點和入水并找到平臺所需要的時間,即逃避潛伏期。4次潛伏期的平均成績作為當日的最終結果進入到最后統計。

2. 空間探索實驗:實驗的第6天,撤去平臺,從距離平臺的最遠端入水后,將大鼠放入水中,記錄下30s內大鼠的游泳軌跡,并觀察分析大鼠在目標象限的停留時間,以及它的穿越平臺的次數。

檢測指標:行為學結束后,將各組大鼠摘取全腦,冰上剝去小腦,將剩余部分左右對切,一半放入4%多聚甲醛中固定,用于病理學檢測。另一半取海馬用于PCR和蛋白檢測。

組織病理學:1. 尼氏染色 海馬組織固定后石蠟切片,進行尼氏染色,觀察海馬區神經細胞形態和數量。光學顯微鏡下,計數視野下每組大鼠同一部位的神經元數量,作統計分析。2. 免疫熒光染色:免疫熒光染色,觀察海馬區Aβ1-40染色情況。熒光顯微鏡下,計數視野下每組大鼠同一部位的陽性斑塊數量,作統計分析。3. TUNEL染色 海馬組織進行TUNEL染色,觀察神經元凋亡情況。熒學顯微鏡下,計數視野下每組大鼠同一部位的陽性染色數量,作統計分析。

標志因子水平

1. RT-qPCR檢測:收集海馬組織,提取RNA,反轉錄cDNA,PCR檢測caspase-3,Bcl-2和Bax的表達。

2. Western-blot檢測:收集海馬組織蛋白,檢測active-caspase-3,Bcl-2和Bax的蛋白表達。

三、結果說明:

1. 客戶提供:實驗藥物

2. 公司提供:動物造模、基本實驗步驟、圖片、數據分析結果。

3. 實驗周期:30-60個工作日。


、聯系方式:

電話:13816429514(微信)   400-9933-522


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